臥龍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操作要領(實驗稿)(3)
五、抽查清( 3分鐘左右)
操作要領:1.抽查清的時間:每節課下課前3分鐘左右,根據具體教學內容來確定。
2.抽查清的對象:教師根據知識的難易、學生的課堂表現等隨機抽查不同小組同一個層次(同一號)的學生。
3.抽查清的內容:上節課所學的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和問題,隨機抽取所學內容的1-2個題目進行小測驗(根據內容的多少、難易,也可以是全部內容)。
4.抽查清的激勵懲戒措施:被抽組員過關則代表全組過關,全組每人加一個A;被抽組員不過關則代表全組不過關,該同學記一個D,全組同學本次作業重做一遍,并重新抽查。
以上五個環節是互相聯系、相輔相成的。只有做好“自主探索”、“合作提升”,節約了時間,讓學生真正理解了,有了能力,才能做好“當堂檢測”;只有做好“當堂檢測”,才能促進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得緊張、高效;只有做好“抽查清”,才能實現“好兵愿教”、“差兵愿學”,并有效改進學生課堂學習和課后訓練的學習態度、狀態、方法、效果。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把握一個原則,就是全過程都要指導學生自學,教師的“教”應該是在學生學了以后,針對發現的問題而進行的。但因年級不同,課型不同,學情不同等,教師可參照下面的初中數學不同課型的課堂教學操作要領作出相應調整,不要生搬硬套。
(二)新授課的一般操作要領
一、教師引領:(約2分鐘)
1、導課、板書、快速出示課堂教學目標。(約1分鐘)
操作:教師在很短時間內導出并板書本節課的課題。在導課后,用多媒體或投影或小黑板等手段快速出示教學目標。
目的:讓學生知道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
注意:(1)學習目標要準確,既不降低,也不拔高。
(2)學習目標要具體、簡明扼要,通俗易懂。
2、快速出示自學指導。(約1分鐘)
操作:在快速出示課堂教學目標后,用多媒體或投影或小黑板等手段快速出示自學指導。目的:讓學生知道自學什么,怎么學,用多長時間,應該達到什么要求,如何檢測等。
注意:(1)自學指導要做到四個明確:自學的內容、方法、時間、要求(即自學后如何檢測)。
(2)要精心設計好檢測題,檢測題可以是思考題,也可以是解答題,或者二者結合等,不宜太多,不能大而空,要具有可操作性。
二、學生自主探索:(約13分鐘)
1、學生自學,教師巡視、監控。(約13分鐘)
操作:學生自學,教師通過巡視,了解學生自學情況,同時監控學生自學態度與狀況。
目的: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動腦,認真自學,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
注意:(1)要保證學生看書的時間,切不可時間太少,走過場。
(2)自學方法要逐步引導,使學生知道看什么?怎么看?如:看的內容要有主次、有重點,要帶著思考題去看、去想、去做。對于暫時不會的做上記號,到下面的環節相互幫助。
(3)教師不能在黑板上抄題,要集中精力監控全班,關注全體,確保每個學生都在專心讀書、緊張思維,以達到緊張、高效的目的。
(4)要善于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錯誤之處,同時還要發現學生中出現的不同思考和好的做法,為下面的后教做好準備。
			                    